此前全國總工會新聞發言人、宣傳部部長王曉峰曾表示,中國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,新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深刻地影響著產業變革,時代呼喚我國制造業須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,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普通勞動者和一線生產工人。
但一個現實的存在是社會上重學歷、輕技能的觀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轉,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仍廣泛存在,社會缺少培育尊重勞動、崇尚技術的文化土壤。 八級鉗工是以前的鉗工劃分等級,八級代表著高級別。在一個機械加工論壇里,記者曾看到不少網友對過去八級鉗工的評價。確實如此,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,參照原蘇聯辦法,把工人技術等級分為八級。而改革開放后,技術等級分為五級,即初級(國家職業資格五級)、中級(國家職業資格四級)、高級(國家職業資格三級)、技師(國家職業資格二級)、高級技師(國家職業資格一級)?!耙郧笆堑燃壴礁咴絽柡?,現在是相反;以前是須要從初級開始學,現在可以直接報高級,所以,現在高級技師和過去的八級鉗工” 物以稀為貴,這是經濟規律。特別在當下,隨著各種機床的發展和工業機器人的普及,逐步使大部分鉗工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,特別是有了智能裝備的輔助,讓企業對職工技能的定位、培養更趨具體化。加之隨著技術迭代加快,某項技能今年企業急需,過兩年卻可能被淘汰或由新工種替代,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只想“摘桃子”,沒有耐心“育苗”,同時技能從業人員對未來缺少信心。但在機械制造過程中,鉗工仍是廣泛應用的基本技術。